-
切莫轻信陌生短信或来电 骗子假冒安全局“指示”汇款
去年11月10日,254名大陆犯罪嫌疑人被中国警方从国外押解回国,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首战告捷。由于近年来电信诈骗类犯罪持续高发,成为当前发案上升速度最快的一类突出犯罪活动。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往往就能使被骗者遭受巨大损失。电信诈骗类犯罪的特殊性亟需重视,筑牢安全防线。 ...
-
两黑客侵入企业邮箱骗取30万元 构成诈骗罪分获徒刑
90后”黑客王某和丁某侵入一家企业业务邮箱后,冒充该公司的业务员,骗取客户30万元。近日,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一审判决:王某、丁某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和有期徒刑三年。王某之父因替儿子转移赃款,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
-
发“木马”控制他人电脑 团伙累计盗窃支付宝资金17万元
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法院近日审结一起网络盗窃案,几名被告人通过向被害人电脑发送“木马病毒”,通过远程操作获取其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盗取了数十名被害人共17万余元,最终分别获刑5年8个月至8个月,罚金10万元至3000元不等。 去年2月初,被告人马某飞在互联网上通过QQ聊天工具向昵称为“招财猫咪”的...
-
提防网络“陷阱”,莫让春节变“春劫”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和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手机红包、手机支付等“线上支付”技术的开发和普遍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这些新技术带来的便利,也让犯罪分子瞄准了人们手上的这个“移动钱包”。临近年关岁末,信息诈骗活动趋于活跃。哪些情况最有可能出现手机安全“陷阱”?让我们用实际案例揭示出那些潜藏在人...
-
浙江海宁破获特大跨省通讯网络诈骗案 155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新华社杭州1月25日专电(记者张璇)一通虚假中奖电话,牵出155名通讯网络诈骗嫌犯。近日,浙江海宁警方分赴安徽合肥、江苏昆山,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省通讯网络诈骗案,155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2015年11月,浙江海宁的徐先生接到电话,称其幸运中奖了,只需缴纳一点会员费,就可免费领取一件玉玺。几...
-
张家港破获利用"支付宝"建"红包群"赌博特大案件
新华社南京1月24日专电(记者刘巍巍)江苏省张家港市警方近日破获一起利用“支付宝”平台建聊天群,以“抢红包”形式组织赌博的特大案件,先后在浙江、福建、贵州、江苏等地抓获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1000余万元。 2015年9月以来,王某伙同朋友在“支付宝”上建立了数个聊天群,拉拢...
-
瑞星提醒:手机病毒增加迅猛 互联网+企业要及早应对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专电 瑞星公司日前发布报告,对2015年病毒、恶意网址、移动互联网及企业信息安全做了详细分析,并为2016年的信息安全趋势做出了预测。 这份名为《瑞星2015年中国信息安全报告》显示,在2015年全年的报告期内,瑞星“云安全”系统共截获新增病毒样本3715万个,手机病毒样...
-
海南儋州半年打掉电信诈骗职业犯罪团伙25个
新华社海口1月24日专电(记者傅勇涛)作为全国重点整治电信诈骗地区之一的海南省儋州市,自去年下半年开展打击治理电信诈骗的重点专项行动以来,截至23日,海南儋州警方共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239人,打掉地域性电信诈骗职业犯罪团伙25个,端掉窝点28处,侦破电信诈骗案件151起。 2015年12...
-
网络安全动态(1月16日-1月22日):各地启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
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此类违法犯罪发展蔓延势头,各地纷纷启动为期5天的“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深入人流密集区和社区开展防范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能力。春节临近,各类诈骗进入高发期,为保障网民的财产和信息安全,各专业机构发布安全提示,揭露...
-
中卫市网信办关停一发布虚假信息、低俗信息微信公众号
近日,中卫市网信办接到网民举报,甘肃雄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中卫生活圈”(微信号:“ilove0955”),冒充中卫市本地微信公众号,发布虚假、低俗信息。经中卫市网信办查证确认后,对该微信公众号依法予以关停。 2016年1月2日,该微信号发布标注了“菜市场出大事了!震惊!中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