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网络安全动态(1月16日-1月22日):各地启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

发布时间:2016-01-22 10:47:00
  为严厉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效遏制此类违法犯罪发展蔓延势头,各地纷纷启动为期5天的“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深入人流密集区和社区开展防范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能力。春节临近,各类诈骗进入高发期,为保障网民的财产和信息安全,各专业机构发布安全提示,揭露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网安要闻     各地启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   按照国务院和公安部相关精神,各地启动为期5天的“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天津、山西、吉林、海南、四川、陕西、甘肃、宁夏、福建等地纷纷响应号召,在本周相继开展围绕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宣传活动,推出多项举措,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网络,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天津   1月21日,天津市“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彩悦城举行。本次宣传周通过在网站设立防范电信网络新兴违法犯罪宣传周专栏,利用“两微一端”推送防范电信网络新兴违法犯罪相关知识,揭露犯罪手法和危害,使电信诈骗犯罪的形式和类型得到更深入更广泛的宣传和普及。通过线上线下咨询互动,有效拓展广大市民了解电信诈骗的渠道和平台,成为本届宣传周的一大亮点。   山西   1月17日,山西省公安厅联合省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等23家单位举行启动仪式,决定从1月18日至22日,在全省开展“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活动主办方要求,各成员单位和各部门要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防范网络,积极开展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银行、进学校、进家庭、进市场活动;要增强宣传防范的针对性,最大限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吉林   1月18日,吉林省公安厅暨长春市“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在长春市举行。据介绍,从1月18至22日,全省各地公安机关集中深入车站、商场、公园、集贸市场、商业步行街等人流密集区和社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商场大屏幕滚动播放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诈骗犯罪宣传片,切实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的能力。     海南   1月18日是“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第一天,海南省公安厅、海口市公安局联合举行了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当天,全省各地共发放宣传品15万份,并制作宣传片在主要媒体和各商业网点等场所循环播放。据介绍,此次宣传活动以老年人、妇女、学生、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等为重点,覆盖面力争达到100%。   四川   1月18日,四川省公安厅在成都启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民警们纷纷走上街头,通过展板宣传、现场讲解、印发宣传手册与知识手册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不断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有效提升社会防范水平。   陕西     1月21日上午,陕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杜航伟和通信管理、银监、公安等部门负责人一起来到西安钟楼附近,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册,提醒群众临近年关一定要加倍小心,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开展陕西省“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     甘肃   为全力做好“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日前,甘肃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专项行动办公室下发通知,对宣传活动作出安排。   通知要求,各地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为主题,编写防骗口诀、短信,制作宣传手册、宣传片,录制电视教育短片,通过揭露作案手段和诈骗方法,以案说法。以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组织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本行业优势和便利,针对本地区、本行业高发多发的电信诈骗规律特点,开展全民宣传防范活动。宣传、广电、网信等部门要组织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诈骗宣传,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防骗意识。     宁夏   1月18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在银川市光明广场举行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活动中,宁夏全区各级公安机关联合有关部门,在车站、码头、超市、公园、集贸市场等人流密集区及社区、居民小区等地方开展预防宣传活动。同时,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报道,滚动播出公益广告和电视教育短片,确保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福建   1月18日,福建省福州市公安局联合省银监局等单位启动“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周”活动,以“牢记96110-8防骗热线,虚假信息诈骗骗不成”为主题,充分揭露虚假信息诈骗手段,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能力。活动中,福州各级公安机关通过发放防骗宣传单、民警走家串户告知等方式,筑牢全民防范虚假信息诈骗犯罪的安全防线。   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 高知人群成大额诈骗重灾区     近日,天下无贼反信息诈骗联盟(由腾讯联合广东省公安厅、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咨询专线、中国互联网协会等方面共同发起成立)发布了《2015反信息诈骗大数据报告》(简称《报告》)。    根据《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接到诈骗信息的人数高达4.38亿,占总人口32%,相当于每3人中就有1人接到过诈骗信息。《报告》通过数据分析,对深圳作案者及受害者的画像进行了高度还原,发现40岁以上人士最容易上当受骗,占受骗总人数的62%,他们人数最多且不愿声张,事业单位职工、无业和离退休人员是高发人群,文化水平往往较高。与受害人年龄层偏高不同,作案者则呈现年轻化态势,90后占犯罪人数的八成以上。他们在作案时间上,多选择11点和16点。在传统的电信(电话+短信)作案手段上,网络诈骗比重在迅速增加,且危害性最大。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对400、17×开头的虚拟运营商号段要仔细甄别。 典型案例     1.骗子假冒“车管家”发违章短信 盗刷银行卡   近日,360手机安全中心发布安全风险提示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伪装成“车管家”的违章通知短信,诱骗手机用户点击短信中的网址链接,用户一旦点击,就会自动下载手机木马,盗刷中招用户的银行账户,手机用户需提高警惕。   360手机安全中心有关人士介绍,多位手机用户举报称手机收到一条“车管家”的短信,短信提示说车辆有违章,并提供了一个网址链接点击可查看“详情”。用户一旦点击链接后,手机会下载一个程序。当程序下载完成后,有的用户发现自己银行卡里的钱被陆续转出了。   手机安全专家提醒:陌生手机号码发来的带有链接的短信很可能藏有木马,在收到不明来源的短信时,务必辨清真伪,切不可贸然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以免发生严重的财产损失。     2. 春节网购年货 骗子借“退款行为”盗刷银行卡   近日,“猎网平台”根据全国网友举报的24886起网络诈骗案例和统计的数据,发布了《2015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的2015年中,网络诈骗举报总金额为1.27亿余元,人均损失5106元。   眼下临近春节,是各类诈骗的高发时期,猎网平台提醒广大网友,春节期间要谨防诈骗。   春节期间,大量电商网站开始各类大促销活动,让不少消费者选择在网上置办年货。这时不法分子会制作大量的虚假购物钓鱼网站,让消费者难辨真假。消费者在这些钓鱼网站下单后,不仅不会收到商品,还会收到因缺货而退款的要求。消费者在骗子给出的指定网址填上退款申请的用户信息后,银行卡中的钱也会立即被骗子卷走。   猎网平台提醒:春节期间网购年货,应尽量选择可靠知名的大型电商平台,并且直接登录其官方网址而不是通过搜索平台登录。另外,在购买完商品后,遇到所谓的客服人员宣称因“支付宝支付异常系统”、“交易异常处理”而要求退款的均为骗子的行骗行为。 图:骗子制作的虚假退款网页     3.骗子借微信朋友圈发假红包 获取个人信息   近来,微信、QQ、支付宝等社交工具中的收发红包活动逐渐火热起来,红包诈骗也随之悄然出现。据悉,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熟人关系,四处发放假红包,并借由假红包将钓鱼网站发送出去,通过朋友圈内警惕性不强的心理收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   猎网平台提醒:不要轻易收取朋友圈不熟悉的人发来的红包,在收红包的时候,一旦遇到需要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账户等敏感隐私信息的红包,或需要下载不明插件才能打开的红包时,切记提高警惕,很有可能为假冒红包。     4.骗子制作虚假购票网站 引诱网民点击下载链接   春节前后及期间,很多网民会网上预订火车票或者机票回家、出行,犯罪分子在购票、退票的高峰时期,趁机制作虚假的购票网站或恶意刷票手机软件,并以低廉的价格、抢票的速度的幌子来引诱网民点击或下载,由于春节期间紧张的票源,使网民很容易上当受骗。   猎网平台提醒:网民在网上购票、退票时,一定要前往12306官方网站或可信度较高的第三方购票机构选购,同时,任何需要购票者前去提款机退款或到指定网站重新填写账户信息均为诈骗行为,遇到问题可前去官方网站咨询客服人员。

/template/Home/Shiwaix2/PC/Sta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