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北京警方加大校园电信诈骗打防力度
发布时间:2015-06-19 16:33:00
记者日前从北京警方获悉,今年前4个月当地高校日均发生电信诈骗案件2.9起,发案量已占到高校立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对此情况,警方将加大对高校电信诈骗案件的安全防范宣传和打击力度,进一步提升在校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全面维护校园安全。
近年来,北京高校的电信诈骗案件发案量呈相对高发态势,高校学生已成为新的受骗群体之一。主要原因是青年学生群体社会阅历较浅、安全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又是使用互联网等平台的主要群体,极易被不法分子选择为侵害对象。
据介绍,无论骗子的手段花样如何翻新,最后都是通过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等个人信息达到骗钱的目的。警方提示,在校大学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不要在不正规的网站购买商品,不要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银行卡信息,如有疑问及时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以免上当受骗。
■诈骗手法
A、网购诱导
3月23日,大学生孙某接到一名自称是某购物网站客服人员的电话,并按照对方的要求进行操作,汇款1.2万余元,事后发现被骗;3月28日,另一名大学生在宿舍上网购物,接到一名冒充某购物网站客服人员的电话后,透露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随后被转走4800余元。
此类案件中,嫌疑人利用非法渠道获取了事主网购信息,冒充卖家给事主打电话,以重新付款或退款的方式,诱骗事主登录虚假网址填写银行卡信息或直接获取银行卡验证码,导致事主银行存款被转账。
B、招聘兼职
3月22日,大学生张某在宿舍上网时,被人以上网“做任务”支付佣金为名,骗取2.8万余元;4月29日,大学生薛某在宿舍上网时,有人通过网络问其是否愿为网店“刷信誉”,并承诺事成后返还其本金并支付酬金,小薛在对方诱导下买了1.1万余元的商品,事后发现被骗。
此类诈骗案件虽然涉及金额不是很大,但是对受害人的个人生活影响却很大。嫌疑人往往先是要求事主小额购买,并全额返还购物款并支付佣金,获得事主信任后,嫌疑人才会要求事主多次购买大额商品,然后中断联系。
C、冒充熟人
4月的一天,大学生赵某接到学校“老师”电话,称让其到学校办公室找对方。赵某来到学校后跟“老师”联系,“老师”称现在办公室有领导,需要送点礼,但是不收现金,让赵某到银行帮助转账。赵某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汇给对方钱后,发现不对劲,但已经被骗。
此类案件中的嫌疑人经常使用的手段从冒充普通朋友、家人变为冒充领导、老师等特殊身份,以需要办事给领导买礼物等理由要求事主汇款。嫌疑人在要求汇款前往往先约事主在某地见面,这样事主就会降低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