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质量为本、客户为根、勇于拼搏、务实创新

< 返回新闻公共列表

撬动民众神经 网络谣言谁是推手?

发布时间:2014-10-28 10:11:00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但造谣传谣将受到法律制裁。 治理网络谣言,需要网民、运营商、政府形成合力。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核心提示   “专修楼房漏水”的面包车抢小孩、“威马逊”致翁田镇死了400多人、恐怖分子在海口明珠广场杀人……这些真实性无从谈起的谣言,遇上了网络这个大众传播工具,犹如插上翅膀,传播越来越快,危害也越来越大。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作为始作俑者的造谣者固然可恶,那些未经核实、盲目传播谣言的网民,不也是谣言的助推手吗?可是网络发布平台不加甄别地随意发布消息,不是更可恶吗?   面对网络谣言,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才是最好的“网络空气清新剂”。在谣言发生时,政府部门应主动出击,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还要应说尽说,用真相挤压谣言的寄生空间,让谣言“见光死”。   在这样一个网络谣言层出不穷的信息时代,为网络空间拴上法治的缰绳,我们还需多方探索、多方努力。     壹     网谣妖言惑众 撬动民众神经     微信时代,谣言缠上朋友圈   最近海南各大市县大街小巷有一批安徽牌照的“专修楼房漏水”的面包车,窗户黑黑的……他们趁大人不注意,把娃拉到车里,一些是用来卖钱,一些却是拿去卖器官……不要点赞直接转发!   近日,海南网友的微信圈内流传这样一则消息。   “专修楼房漏水的面包车”、“小孩子”、“卖器官”……如此字眼,一下子抓住了大众的心。   消息是真是假?省公安厅立即核查,结果证实这是一条虚假信息。类似内容的虚假信息在外地已有传播,青海西宁警方等日前已多次辟谣,但有关信息改头换面后又在海南出现。   记者调查发现,近两年来,类似“夺眼球”的网络谣言在海南并非个案。今年,超强台风“威马逊”过后,7月19日,腾讯微博中出现一则虚假消息:翁田镇目前发现已经死了四百多人了!哎!只能默默地为死去同胞默哀……   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警方立即介入调查揪出造谣者。原来,网民罗某于7月19日中午回到老家文昌,听村民传说“台风造成翁田镇已经死了四百多人”。随后,其又在家门口用手机拍下椰子树歪倒的照片,于当天19时来海口的路上用手机在网络上“图文并茂”发布出来。最终,文昌市公安局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   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近日向海南日报记者提供的2013年至2014年7月典型的网谣案件,还包括辽宁到海口1570头牛感染了炭疽杆菌、海南省第一个H7N9病例、十多名恐怖分子在明珠广场杀人等,造谣内容触目惊心。   类似的网谣案件,在全国也是时有发生。比如: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海岸发生9.0级地震,日本福岛核电站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这起严重的核事故竟然在中国引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盐风波。   而始作俑者是杭州市某数码市场的一位网名为“渔翁”的普通员工,他在QQ群上发出虚假消息:据有价值信息,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地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     谣言跟热点,关注高传播快     很多网民做了谣言的“搬运工”,衍生出更多谣言,引发群体性恐慌   “近年来这些影响较大的网谣,均具有很强的蛊惑性和衍生性。”网警总队介绍,比如翁田死亡四百多人的谣言,发生在超强台风“威马逊”刚刚重创海南之后;抢盐谣言,发生在日本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之后。   网谣与热点事件紧密结合,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在民众恐慌压力下传播速度更快。   不仅如此,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甚至会演变出新的谣言,具有一定的多变性、顽固性。2013年4月4日,王某发表微博谣言:“海南感染一例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患者已生命垂危,或明天抢救无效死亡。”到了同年的4月6日、4月11日,网络上又先后出现谣言“各位同学们请注意咯……我校也是海南省第一个H7N9病例……”、“俺学校发现禽流感病例,海南第一家?”,后两则网谣分别出自三亚两个大专院校的学生之手。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卿志军认为,新媒体近年来迅速崛起,作为自媒体,公众有了自由表达的权利,即有了更多的信息传播权。但是,人人都是传播者,一旦别有用心的传播者散布谣言,其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力度更大,犹如“蝴蝶效应”不可低估,甚至严重威胁社会稳定。   2010年2月,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谣言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山西省六地几十个县市群众凌晨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公安机关事后查明造谣者只有5人,5条相似的谣言撬动了众多群众的神经,引发社会群体性恐慌,令人心有余悸。   “一旦网谣盛行,还将影响网民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度,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卿志军说。     贰     网络频发“坏声音”     只因真相没有跑赢谣言     造谣者     有人好心 有人牟利   我省查处的造谣案件中,有不少“先入为主型”,甚至是“好心”酿大祸。   网民符某今年5月23日17时36分在腾讯微博中发表博文称:“听说恐怖分子在文昌哎!不小心死在他们手上怎么办。”符某交代,发表该博文是因最近学校的学生一直在传言将有恐怖分子要来文昌,所以其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就在微博上发表。“挺害怕的,其实我心里也没底,发微博主要是为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没有其他目的。”   还有一条,如:日本核电站爆炸对山东海域有影响,并不断污染,请转告周边的家人朋友储备些盐、干海带,暂一年内不要吃海产品。这也是一个“好心”酿的谣言,给民众造成严重的心理恐慌,干扰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另外,国内警方查处的造谣案中,不少是“牟利型”网络谣言。在“秦火火”案中,1983年出生的秦志晖,先后炮制出大量谣言。落网后交代,造谣的目的是“为了享受被追捧的滋味,尽快提高关注度和知名度,就会有出版社找上门,为出书铺路,以后失业了也有钱挣”。     网民     不求证就转发 跟着起哄   近日,海口市秀英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侵权案件。女子章某怀疑老公与女子项某有染,在微信朋友圈上谩骂女子项某是“小三”,并公布项某的姓名、相片、真实的工作单位等个人身份信息。   项某获悉后立即向秀英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停止名誉侵权,赔偿精神损失。最终,法院判处章某侵犯了项某的名誉权,在微信朋友圈中刊登向项某的道歉函,并赔偿项某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   这是典型的“攻击目的型”谣言。此类谣言有着很明确的目的及对象性,造谣者在造谣之前就已经认真研究了攻击对象情况,然后有的放矢地提出某种谣言,以此达到特定目的。   但是,很多人不明就里,盲目扩散转发,使谣言进一步发酵。   “网民对新闻来源和真实性缺少最基本的辨析能力,是造成谣言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省公安厅网警总队总队长贺连升表示,不少网民看到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后,第一个反应并不是质疑这则消息来源是哪里、真实性如何,以及轻信轻传的危害性,而是不假思索就通过个人微博、微信或QQ群等转发。   近两年来,每到高考期间,微信、微博经常出现准考证遗失的信息,不少网友出于“好心”纷纷转发,甚至最后还加上“十万火急,不求点赞求转发扩散”。然而,经警方证实,不少信息是张冠李戴,目的是吸费电话诈骗。   “有些网友尽管对信息存在质疑,但是在信息后加上‘求辟谣、求证转发’,实则也加速了这类谣言的传播。”贺连升表示。     传播平台     网络发布点多 查处难   在通讯工具并不发达的年代,谣言主要通过人们口口相传,但是,当从人际传播走进网络大众传播时代,谣言在网民的弹指间,就能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今,谣言发布点较多,微博、微信、各大论坛、中小网站等均是谣言信息的发布点,公安机关发现难度大。”贺连升表示,谣言出现时,网络平台运营商没有作出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甄别、辟谣和及时处理,导致虚假消息经过互联网肆意扩散并演化成为网络谣言。   更有甚者,为吸引眼球、抢占卖点,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忽视对信息发布平台的掌控,对虚假信息视而不见,对造谣传谣听之任之。   贺连升表示,互联网作为新兴的大众媒体,目前已从当初的娱乐功能,发展成为组织、动员、引导和娱乐多种社会功能兼容的综合性信息平台,忽略互联网的社会功能,在互联网的开发和管理上缺乏应有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导致网络信息的无序、畸形发展,为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提供气候和土壤。     真相     发布滞后 让网谣乘机发酵   1947年,一位西方传播学者给出一个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他们在这个公式中指出了谣言的产生和事件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成正比关系,事件越重要而且越模糊,谣言产生的效应也就越大。当重要性与模糊性一方趋向零时,谣言也就不会产生了。   “官方信息发布制度滞后,也是造成谣言扩大的又一因素。要想终止谣言的传播,就应及时披露事件的真相,所谓谣言止于真相。”传播界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官方和官方媒体管理部门对于部分重要而敏感的信息发布不及时和不公开,使得别有用心的人有了制造谣言的可乘之机。谣言在公开的事实真相面前也永远成不了事实,但不公开的事实往往容易嬗变为谣言。   今年9月,海南再次经受台风“海鸥”袭击后,又传出谣言“又有新一轮的台风“乌鸦”在菲律宾东部海面生成,风力达十八级,预计后天将会再次影响海南岛”。海南省气象台第一时间发布消息:接下来的台风命名中并无“乌鸦”,海南日报微博、南海网、人民网及电视、报纸齐上阵发布辟谣消息,谣言近乎胎死腹中,社会影响极小。     叁     布局“三道坎” 让谣言插翅难飞     政府:谣言止于知者止于治者     舆情监测 及时辟谣 扼杀谣言   “政府是治理网络谣言最大推动者,其掌握着广泛的社会资源。”传播业内人士认为,首先政府要建立完善的网络谣言扩散预警机制。   “其次,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政府舆情监测和疏导。同时,通过建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疏导网络舆情,及时发现网络谣言。”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国际战略传播学会理事长毕研韬说,此外,还要及时有效地公开发布政府信息,特别是谣言出现后。“政府以及其他权威机构在发生谣言时,务必在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信息,用尽可能翔实、清晰的事实证据阐释事件的来龙去脉,澄清迷惑,取信于民。信息的公开、透明、及时,是应对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一切公共事件的基本原则。”   “要完善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比如追责也是十分重要的。”毕研韬说,在互联网上制造、散布谣言且触及法律的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要受到法律的惩罚。今年9月9日,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出台《关于办理暴力恐怖和宗教极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编造以发生爆炸威胁、放射威胁、重大灾情、重大疫情等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事件为内容的虚假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虚假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散布,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最高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网民:转发前,脑子多转会儿     不急转发 首先求证 积极辟谣   卿志军表示,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场地,网民的言论都是面向社会公众的“广播”。因此,网民每发布一个信息,都应该做到理性,要传播真实的信息,不能随心所欲。   “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网民要增强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特别是对一些敏感信息,不要急于转发,可向权威机构或网站求证,或者缓几天,看网络上有何回应。”卿志军还表示,发现是谣言时,网民可向有关部门举报,及时告诉身边的人。把谣言的真相,利用QQ、微信等传播出去,进而控制谣言的传播。   “要充分认识造谣的后果,很多随心所欲地造谣、传谣,就是因为不知道或者轻视这种行为造成的后果。”卿志军说,一些谣言轻则损害个人或单位利益,重则危害社会稳定。“无论是传谣还是造谣,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     运营商:别做谣言的“小跟班”     建立网上行为信用制度   “谣言不可能全部消灭,往往是一谣未平,一谣又起,我们只能尽量减少谣言的产生、控制谣言的传播。”毕研韬表示,网络空间有其自身特性,管治工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轻者事倍功半,重者南辕北辙。   网络空间管治是信息时代的新课题,管治措施很难一步到位,应根据情况不断探索创新,逐步完善。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网络空间管治是项繁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大胆开发并深度整合法律、行政、技术、信息、社会等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一盘棋,防堵疏一条龙,官方民间齐努力”的管治格局。   “建立网上行为信用制度是值得期待的新探索,网络运营商可视用户的信用情况区别对待。”毕研韬建议。另外,使用无线网络资源,如公共场所的wifi,应统一实行实名制。信用判定标准和惩处措施要经过充分的社会咨询,尽最大可能达成社会共识,否则会增加管治措施的执行成本,甚至会带来社会分裂和对立。   今年,南海网成立舆情研究中心,是网络运营商加强网络管理和引导的有益探索。毕研韬表示,它的价值体现在研究和实务两个层面。理论层面:研究我省我国舆情现象,总结舆情规律,探索应对措施;实操层面:及时发现新舆情,消除谣言和偏见,提高公众信息素养,引导社会自我管理。   “从宏观考量,网谣管理可分为上游管理、中游管理和下游管理。在上游,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政府和媒体公信力、尊重公众知情权,是减少和管控谣言的重要基础;从下游看,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培育社会自我管治机制,已是刻不容缓。”毕研韬说,只有上中下游并举,网络空间管治水平才能显著提高。(记者 李关平) (原标题:网络谣言 谁是推手?)

/template/Home/Shiwaix2/PC/Static